方案导言:
        心理学是人类长期思考的智慧结晶,120年前从哲学领域中分离出来。
无论企业发展多么迅猛,人心的规律是稳定的。管理的目标是提升企业运作效能,其内在动机的驱动力是员工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。
所谓“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”。走进员工的心理腹地,占领员工的心理高地,会比金钱激励更有长效作用,同时大大降低管理层对
物质成本的依赖。
领导力≠权利≠职位。尤其在今天,不管是胡萝卜还是大棒,都不算领导力。侧重管理者自身的心性发展,唯正心修身是道。“天
下无心外之理,无心外之物。”没有员工的真心拥戴,领导力很难发挥;没有员工发自内心的追随,领导力无从彰显。
        解决问题:
        
	1.提升管理的人性洞察力,培养管理的哲学思辨力。
	2.尊重人心、发掘人心、培植人心,激发下属工作效能。
	3.预防管理中的情绪亚健康。从人际效能管理角度,优化管理者的情绪胜任力,即感受情绪、理解情绪、管理情绪和情绪思维能力。
	4.借古喻今、中西兼容,将传统文化智慧与西方心理科技结合。以道为先,以术为辅。
        落地工具:
        道家养心、黄帝内经。
        内训课程:
        
	第一讲:导入篇
	一、心的伟大:中国领导的共同意识
	1.我心即宇宙,宇宙即我心。
	2.无心外之理,无心外之物。
	3.我思故我在。
	二、为什么要了解心理现象的共性?
	案例:
	 
	第二讲:人际人性解剖
	一、人性偏好正向刺激
	三个方法——
	1.真诚
	2.被在意
	3.心理期待效应
	练习环节:天堂之巅
	二、人性的自我导向性
	五个应用——
	1.想得太快、想得太多
	2.刻板印象与经验定式
	3.为什么形成实证偏向?
	4.虚假共识后的自我中心
	5.管理中的认知陷阱
	练习环节:自由联想+相似度+大I小i
	三、寻求心理归宿性
	六个启发——
	1.希望情感被共情共享
	2.别人有痛苦,我的痛苦也减轻
	  心理实验:爱的剥夺
	3.谁忽视员工情感,员工就报复谁
	  案例讨论:小李为什么撂挑子?
	4.怎样做到有限“无条件积极关注”?
	5.如何通过批评员工建立情感联结?
	  管理模型分享:
	6.换位思考≠错位思考
	 
	第三讲:如何在管理中因顺心性?
	一、心性之一:生物性
	1.存在的可能是必然的
	2.七情可不可以拿掉一个?
	3.没有不应该的情绪
	  练习环节:
	二、心性之二:对立性
	1.相对性:对不同事物可以产生同一种情绪体验
	2.矛盾性: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
	心理实验:快感中枢与痛苦中枢
	3.思可相反,得须相成:托利得原理应用
	4.管理中如何调整情绪预期?
	  练习环节:
	三、心性之三:驱动性
	1.情绪如何给心理活动提供能量?
	2.预防管理中人际冲突的情绪对称升级
	案例分析:越想讲清,越讲不清
	3.情绪的层次越高,对行为的驱动作用越持久
	4.《黄帝内经》与当代心生疾病
	案例:越不想得什么病,越得什么病
	分享环节:
	四、心性之五:非理性
	1.象与骑象人:情绪的有限理性
	2.行为的冲动对理性的损害
	3.管理中如何接纳他人的非理性
	3.道家养心:顺势而为还是逆风飞扬?
	练习环节:
	五、心性之四:宣泄性
	1.心理能量的蓄积符合守恒定律
	2.情绪表达的四个层次
	3.三个技术应用:代偿、接纳、转化
	4.越内在,越自在;越升华,越健康
	案例分享:
	六、心性之六:时效性
	1.没有永恒不变的情绪
	2.面对烦恼的“三等人”
	3.怎样完善升华心理防御机制?
	4.管理者如何与烦恼和平共处?
	练习环节:
	 
	第四讲:总结篇
	一、管理人心是管理者的通行证
	二、参透心性是管理者的导航仪
	 
        师资阵容:
        
        展示照片:
        
        客户评价:
        两天的《人心领导力》课程,让我对人心人性人欲有了深度认知。这么多年管理企业,在激发组织效能上我做
了一些无用功,甚至起到副作用。今天让我反思并沉思,并学到了代偿、接纳、转化等一系列管理心理辩证技
术。感谢李世源老师的分享,他知识渊博,在儒释道上也有较深造诣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浙江大学总裁班某企业田董事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