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案导言:
        随着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,经济科技飞速发展,各种革新理念层出不穷。在竞争
日趋热化的环境中,卓越的管理者已意识到自身“心理软实力”所产生的无形资产
价值。
心理资本(PC)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新理论,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取向,
是心理学+经济学的合体概念。它超越经济资本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,具有前瞻
性、开发性、可复制性,标志着资本新时代的到来。
心理资本强调、激发和培养人脑中潜在的心理能量,使之得到提升和优化,从而产
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和智能,催化个体和团体的竞争优势,大大提高工作绩效。
国外研究表明,心理资本与个体绩效、组织绩效提升之间具有明显的贡献度。一个
中型企业,心理资本提升2% ,每年能帮助其增加一千多万美元的巨大收益。所以,
心理资本不同于心灵鸡汤、EAP、励志学和成功学,它具有变现性、可实证性和可持
续开发价值,或者说是用科学的方法开发正能量。
心理资本不仅关注每个个体心理效能发展,还将促进团队的整体积极性与凝聚力。
因为整体心理资本大于个体心理资本之和,并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,使整体
绩效比个体绩效得到更大幅的提升。从而实现管理境界的新飞跃,极具高端化、人
性化、效能化。
        解决问题:
        
	1.学习五套开发方法,让管理者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、接纳自己、热爱自己,保
	持自己的独立见解性和自我肯定性。自愿选择困难的任务不断挑战自我,持之以恒。
	同时把这种自我效能感较好地转化在员工管理上。
	2.掌握四种开发方法,帮助管理者调整积极正向认知思维,对工作中的挫折和不利
	因素,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归因,从而减少遇到困难后的自以为是、自暴自弃和责任
	推诿,追求自我超脱、坦然面对、心怀希望。
	3.内化四种内功,培养管理者从高压力状态中尽快复原的心理弹力,以及面对未来
	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环境的适应力、意志力和超越力。坚持工作高目标,不轻言放
	弃,对有可能失败的项目和方案锲而不舍地创造性执行。
	4.落实五套行动建议,预防职业倦怠。使管理者减少抱怨情绪,更加投入和享受本
	职工作,对客户更用心,对组织更忠诚,业绩更好,自我平衡感和自我悦纳感更高,
	保持活力、专注、奉献的良性循环与发展。
	5.学到营造职场幸福感的九项激励艺术,反过来更好地推动工作投入、创造性与敬
	业度。并通过塑造管理者的主观幸福感,继而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塑造。
        落地工具:
        
	测量工具:《自我效能感量表》、《乐观与悲观测验》、《工作压力测试量表》
	《盖洛普工作投入测试》、《幸福组织测试》
	 
        内训课程:
        
	导引:心理资本开发的依据与价值
	活动:开启学员间爱与信任的流动
	心理资本与个体绩效、组织绩效提升之间的贡献度
	第一讲:自信——高自尊导向下的自我效能感
	案例1:《德军对美军实施心理战》
	案例2:《缔造不朽传奇》
	一、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特征
	1.量级:期望克服困难的难度水平
	2.强度:对能力的确信度,并因挑战而强大
	案例:《三个低自尊的皇帝:曹丕/朱元璋/朱由检》
	二、一般自我效能感测试与分享
	三、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四大核心法则
	1.自信≠成功
	2.自我评价≠自尊
	3.缺乏自信≠不喜欢自己
	4.组织自信≠个人自信+个人自信
	四、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六大开发套装
	1.熟练掌握+反复体验
	2.替代学习+优势驱动
	3.目标挑战+比赛考核
	4.组织反馈+正向强化
	5.果决力+控制感+整体迁移法
	6.优良体质+心理旺盛
	练习:《我的核桃》
	五、六套方法综合开发应用的实例+视频分享
	 
	第二讲:乐观——积极的归因与行为纠偏
	一、职业乐观的个人特征
	1.科学地归因与解释风格
	2.时空与情境的辩证法:弹性乐观
	二、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测试+分享
	1.@人格与自我实现路径
	2.绝望型悲观与防御型悲观
	三、自我评估与评价他人的认知调整
	技术应用:代偿+接纳+转化
	四、怎样培养管理者乐观的人格特质?
	1.发现优势+学会遗忘
	2.理性攀比+接纳遗憾
	3.三不主义+希望在前
	4.交换资源+积极行动
	 
	第三讲:韧性——高压下的耐受力与自我超越
	一、韧性者的显著特征
	1.将军赶路不撵兔(高度专注)
	2.从失败和挫折情绪中快速复原,并超越
	3.具有远见卓识,你坚持就有人为你坚持
	管理心理案例:习得性无助
	实践应用:《道德经》智慧与复原方程式
	二、易感型人格和耐受型人格测试+分享
	三、管理者开发和锤炼韧性的四大内功:
	1.价值取向+分析资源
	2.风险预测+预警方案
	3.平衡大法+揉面定律
	4.关注过程+自我犒赏
	案例分享:《一个高管心理蜕变之路》
	练习环节:自我推定
	 
	第四讲:福流——工作的持续投入与沉浸体验
	一、为什么要倡导工作投入?
	1.防止职业倦怠提前
	2.防止成为“橡皮人
	3.防止健康状况出现偏差
	案例:小张为何成为老张?
	测试:盖洛普工作投入测试
	二、工作持续投入,个人能做什么?
	1.价值认同+开发意义
	2.综合目标+潜质激发
	3.专注聚焦+高峰体验
	4.平衡关系+家庭经营
	5.鼓励庆贺+美美与共
	游戏环节:掼蛋
	三、工作持续投入,组织要做什么?
	1.正能量文化场构建
	2.压力感与绩效平衡感干预模型
	3.制定EAP服务计划
	 
	第五讲:主观幸福感——提升管理者整体心理满意感
	一、为什么要构建健康型组织?
	二、幸福与痛苦的适应比对
	1.极端的事物
	2.变动的事物
	3.精神的事物
	三、可控心理变量如何提升管理满意度?
	1.金钱最大化≠心理满意最大化
	2.选择多≠快乐多
	3.小奖不如不奖
	4.小罚不如不罚
	5.大中见小不如小中见大
	6.好事有选择不如没选择……
	四、幸福组织的关联因素与行动建议
	1.成功≠幸福;幸福≠快乐
	2.幸福组织建构PERMA模型
	3.职场幸福管理与10项建议行动
	课程总结:心理资本培育的延续性+未来开发走势
	导师推荐¬——课后延伸参考书目/电影
        师资阵容:
        
        展示照片:
        
        客户评价:
        讲一堂专家满意、群众鼓掌、又能搞笑的课,实在难!在《心理资本开发》课堂,我见识了
李老师的理论功底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,能够帮助高层管理者构建一种实用的“思维模型”。
而且李老师要言不烦、一语中的,总能把复杂的心理问题简单化、形象化。哪怕讲个笑话、
说个段子、插科打诨,都那么自如地与课程衔接。佩服!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广东中国银行某分行长